大王庄战役(新四军四师后代参加泗洪大王庄革命根据地重建)
2022-08-05 20:40:57来源:文安网

2019年3月26日至3月29日,全国各地新四军四师的部分老前辈和后代们来到江苏泗洪,凭吊先烈,参观四师师部旧址和大王庄红色教育基地,参加新四军四师将士名录墙的落成典礼等活动。
泗洪县是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四师师部和淮北行政公署所在地,被誉为“苏皖红土地,淮北小延安”。新四军四师师部曾驻扎在泗洪县陈圩乡大王庄,刘少奇、陈毅、彭雪枫、邓子恢、刘瑞龙、张爱萍、张震、吴芝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过生活过。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和4000余名烈士长眠于此。
我们全国部分新四军四师后代参加了此次红色之旅。
3.27号参加新四军四师重建后代们于江苏泗洪陈圩大王庄新四军革命根据地集体留影!
新四军第四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3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
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后邓子恢任政治委员),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吴芝圃代)。下辖第十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后金明);第十一旅,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孔石泉;第十二旅,旅长谭友林(饶子健代),政治委员赖毅;萧县独立旅,旅长纵翰民,政治委员李中道。1941年5月,为精简机关,充实部队,将第十二旅机关撤销,所属第三十四、三十五团直属师部指挥。
1944年9月彭雪枫牺牲,由张爱萍继任师长,韦国清为副师长。
1945年10月,第四师第九旅开赴山东编入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其余机关、部队留华中。11月,以第十一、十二旅各两个团及淮北路东1个团,合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是在豫皖苏边区和淮北大地上,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军第4师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我党领导的十九块根据地之一。
一、挺进豫东敌后
1938年2月,彭雪枫奉命率八路军驻晋办事处10余名干部奔赴河南省确山竹沟镇,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彭雪枫以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身份在竹沟全面主持工作,组训部队,依托豫西开展游击战争。3月中旬,第4支队第8团编成,周骏鸣任团长,胡龙奎任副团长(后由林凯担任),参谋长赵启民,政治主任徐祥享,成钧为一营营长,朱绍清为二营营长,朱国华为三营营长。遵照新四军军部命令,8团开赴皖中,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9月27日,河南省委按照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将工作重点转向豫东。彭雪枫、陈少敏签发了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的电报,提议以彭雪枫、吴芝圃、张震、萧望东、谭友林、岳夏、方中铎、周季方、刘作孚等9人,成立党政军委员会。以在竹沟组建的抗日武装373人,长短枪190支,机枪4挺,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
9月30日,游击支队隆重誓师,挺进豫东。
新四军游击支队
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下辖三个大队和一个警卫连,部队人员1200多人,步枪557支,马枪90支,短枪73支,手榴弹639枚,手提冲锋枪9支,轻机枪12挺,骡马32匹。
1938年10月27日,游击支队3大队在彭雪枫司令员亲自率领下,和日寇进行了窦楼战斗,这是游击支队东进敌后的首战,击毙日军林津少尉以下10多人,3大队副大队长吴守训一人击毙多名日军,被誉为神枪手。
二、开辟豫皖苏边
1939年1月10日,为了打击日伪,保卫亳州,支援友军,滕海清率游击支队2大队乘夜奔袭芦家庙,经两小时激战,歼灭伪军300多人,俘伪大队参谋长崔学善,击伤伪大队长崔华山,打了一个没有命令的漂亮仗。
2月底3月初,游击支队1团在奔袭商丘以南坞墙集战斗中歼灭伪军200多人,缴获战马10余匹。1营副营长陈光勋牺牲,他是游击支队开辟豫皖苏边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干部。
1939年9月6日支队领导机关移师新兴集,新兴集从此成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驻地。
12月11日,我党领导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为抵制国民党的收编达到豫皖苏边区,改编为支队第2总队。
12月26日,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复电彭雪枫,同意津浦路东的部队及地方武装合编为支队第4总队。
将永城地方武装组建永城独立团;调3团2营营长兰侨到睢杞太地区工作,并组建睢杞太独立团。
三、会师陇海路
1940年6月1日,日伪军千余人乘我豫皖苏边区纪念五卅运动阅兵活动,分兵四路,通过国民党区,冲进新兴集,放火烧了“精忠堂”和20多间民房,2团1营营长林乃清带领部队防御,掩护群众和机关撤退,歼敌300多人迫敌撤退。
6月27日,中央军委发布两部合编的决定,7月2日,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另设边区保安司令部,领导和指导地方武装。
1940年春,日军对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新四军第六支队所属各部及地方武装展开反“扫荡”战斗,袭击日伪据点,仅3月1日至15日半个月中,即击毙日军佐野联队长北山大尉、扳木什平少尉以下官兵300余人,予敌重大杀伤,取得反“扫荡”胜利。图为斗志昂扬的新四军第六支队指战员。
八路军第四纵队
1940年秋八路军第4纵队战斗序列:
司令员彭雪枫全纵队共计17000余人。
四、三个月反顽斗争
1940年底,汤恩伯部奉蒋介石的反共命令,调动92军,对豫皖苏边根据地施压,同时暗中策反我豫皖苏边保安司令耿蕴斋、6旅副旅长兼18团团长吴信容、17团团长刘子仁,密谋叛变投顽。12月12日,由刘子仁主谋,耿蕴斋带着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一部、刘子仁的17团、吴信容的18团两个营及一个警卫连,共约2000人叛变,投靠了国民党顽固派。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
2月19日,军委电令,八路军第4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第35团是以永城独立团为主编成。撤销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将萧县地方武装编为萧县独立!
全师共17000余人。
1941年春,国民党顽固派以9个师计10万余人,向豫皖苏边的蒙城、永城地区进攻,第4师被迫自卫反击,由于众寡悬殊,遭受较大损失。
1941年3月初,在蒙城以南杀伤顽军500余人,突围时仅剩80多人;另一个营的两个连与顽军骑8师激战,大部牺牲。10旅于3月下旬撤往津浦路东。
4月初,12旅34团一营与顽军81师激战,弹尽援绝,营长卢登禹英勇牺牲,教导员董立军饮弹自殉。
5月,第4师留一部于津浦路西分散坚持游击战(淮北洪泽湖边)整训。
五、战斗在洪泽湖畔
1941年10月间,4师一部参加程道口战役,在陈毅代军长的统一指挥下从15日黄昏至18日,我部攻克史集、张庄、大兴庄等外围据点,并于20日和21日两次发起攻击,收复程道口,毙、伤、俘顽军第1400余人,给韩德勤部以沉重打击,打通了淮北、淮海、盐阜区联系和北上山东的道路,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11月,成立淮北军区。
11月6日,日军第13独立混成旅团及徐州、宿县、蚌埠日伪军5000余人,汽车70辆,坦克20余辆在飞机掩护下,沿宿蒙公路西犯涡阳、蒙城、阜阳、太和等地。11月17日,我5旅和纵队特务团在滕海清和程致远率领下实施板桥反击战。激战两天一夜,共毙伤日伪军千余人,击毁汽车、坦克10多辆,击落飞机1架,取得了胜利。
33天反扫荡
1942年11月13日,日军第17师团、第13独立混成旅团及伪第15、28师共7600多人,在骑兵、坦克、汽艇、飞机配合下,分五路向淮北苏皖边区“扫荡”。我根据地党政军民全力以赴,展开了33天的反“扫荡”斗争。
从1942年11月14日至12月16日,4师部队33天打37仗,共歼日伪军700余人,粉碎了敌军合击我主力,“蚕食”根据地的计划。
山子头战役
1943年3月,第4师主力在江苏泗阳县西南山子头自卫反击战役中,俘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
1943年3月初,韩德勤部再次侵占淮海区的里仁集、程道口等地。3月14日韩亲率第89军、独立第6旅、保安第3纵队等部,深入淮北根据地中心区,企图在洪泽湖畔建立新的反共基地。
17日下午2时,总攻开始,战役进展顺利。9旅俘获韩德勤,击毙王光复。11旅也围住了韩部独立旅,并解决了部分顽军。7旅很快突破了顽军防线,击毙独立6旅旅长李仲寰,俘获了三个团长,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
此次打韩作战生俘韩德勤及参谋长吕汉劲以下官兵千余人,击毙保安3纵队司令王光复、独6旅旅长李仲寰等数百人,缴获轻重机枪56挺、步枪750余支、迫击炮2门,电台1部。
1943年夏、秋间,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活动,积极进行反蚕食、反伪化斗争。
全年共作战1580次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俘5800人,拔除据点36处;从日伪军手中夺回了13个区72个乡约1.1万平方公里的失地,解放了50多万民众。
六、打回路西去
1944年春,对日伪军开展攻势作战,攻克据点50余处,歼灭日伪1800余人,收复睢宁、灵璧、泗县间广大地区。7月,又歼灭日伪军800余人。8月,主力奉命向津浦路以西河南省敌后进军,在第3师第7旅等部配合下,歼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1.3万余人,拔除据点36座,建立8个县政权,基本上恢复了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汤恩伯部节节败退,一个月丢城38座损兵10万,使中原广大地区沦为日军铁蹄之下。
为打击日军的攻势,中央确定了进军河南敌后的方针。一是八路军太岳、冀鲁豫部队南下开辟豫西,加强雎、杞、太;二是新四军5师沿平汉路北上开辟豫南进一步发展河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7月12日华中局和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于7月25日下达命令:4师主力5个团执行西进任务。
8月23日一早,11旅31团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首先由小朱庄西南角攻入围内,与顽军展开激烈巷战。32团亦由北面攻入。顽苏北挺进军第40纵队司令王传绶见大势已去,下令向东突围,恰好进入我骑兵团的预伏地区。周纯麟团长和姚运良政委率领骑兵,反复冲击劈杀,我军毙顽军司令王传绶以下300余人,俘顽纵队副司令以下1200多人,缴获迫击炮2门、轻机枪30余挺、步枪900支。小朱庄战斗这个歼灭战,是“西进”的开门红。
9月11日,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牺牲。(彭师长牺牲的消息直到1945年1月24日,才由第18集团军发表公告。2月1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作出了《关于纪念彭雪枫同志的决定》,决定将永城县改名为雪枫县,将抗大四分校改名为雪枫军政大学。2月7日,淮北各界1.6万人在路东为彭雪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与此同时,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及中央各负责同志,亲率延安各界代表千余人,沉痛追悼彭故师长。毛主席在挽词中写道:“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
10月13日,4师组成路西战役野战部队至24日,保安山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共歼敌3600余人,缴获步枪2000余支,轻重机枪200余挺,大小炮100余门,战马600余匹。从8月15日于半城誓师西进,历经数月的艰苦征战,4师共歼日伪顽军1.3万余人,恢复与发展了东起津浦路西止商亳公路,北迄陇海路,南至涡河的1.3万平方公里和25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赋予的西进任务。
七、重建与发展豫皖苏边区
1945年春,在津浦铁路以东继续向灵璧、睢宁间的日伪军发动攻势,连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4900余人;在津浦铁路以西攻克宿县西南的任集、界沟等据点,歼伪军第15师大部。
8月,攻占永城、泗县、五河、萧县、灵璧双沟等县城,收复徐州附近之曹村、大许家、曹八集等车站,歼伪军4000人,并争取永城县西酂城伪第18师全部4000余人反正。
1945年8月25日至28日,经4天激战,毙伤伪军200余人,俘伪县长丁石平、副总队长杜春台以下千余人,缴获轻重机枪60挺高射机枪1挺炮2门长短枪千余支,解放了永城。
9月21日永城全境解放。杜部改番号为豫东人民自卫军,授予“华中解放第二军”番号杜新民任军长。
后记
新四军第4师创建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我党领导的十九块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中,4师和淮北军区部队共歼敌6万余人。到大反攻前,主力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地方武装2.3万余人,胜利地完成了坚持淮北地区抗日斗争的任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说到延安,大家都知道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而在宿迁市泗洪县陈圩乡,还有一个被誉为淮北革命圣地“小延安”的地方,那就是革命老区———大王庄。在炮火纷飞的抗战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刘瑞龙、张震等都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给日本侵略者以沉痛的打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大王庄位于陈圩乡东南,洪泽湖西岸,抗战时期是淮北区党委、淮北行政公署和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集党政军一体化的办公场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大王庄战役,新四军四师后代参加泗洪大王庄革命根据地重建